> 屏幕闪烁,键盘噼啪作响,数百万人在屏幕前共同呼喊同一个名字——这不再是小众狂欢,而是新时代体育精神的澎湃浪潮
2021年,电子竞技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热潮。从雷克雅克雅未克到北京,从职业选手到普通观众,这项年轻的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融入主流文化,在争论与掌声中开辟着自己的道路。
2021年11月6日,冰岛雷克雅未克,EDG战队与卫冕冠军DK的战斗僵持到第五局。数以数以亿计的观众守在屏幕前,见证了一场惊天逆转。当EDG最终推倒对方基地,中国LPL赛区的EDG战队力克韩国LCK赛区夺冠热门DK,捧起冠军奖杯的那一刻,整个中国互联网沸腾了。
这一夜,B站S11总决赛的官方直播间人气峰值接近5亿。
微博的官方直播数据显示观看次数高达1.5亿,80个相关热搜上榜。 就连就连新华社、央视新闻等权威官媒也相继发文祝贺EDG夺冠。
事实上,2021年中国电竞的战绩辉煌。5月23日,RNG战队在2021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决赛中以3比2战胜DK战队,夺得队史第二个季中冠军赛冠军。
RNG下路选手Gala被评为决赛最有价值选手。
而在《DOTA2》领域,中国战队PSG.LGD虽然在TI10总决赛中以2比3惜败Team Spirit,获得亚军,但这场比赛的受关注程度同样惊人。
2021年11月5日,杭州亚组委正式公布了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小项设置,包括英雄联盟、王者荣耀(亚运版)、和平精英(亚运版)、炉石传说、刀塔2、梦三国2、街霸5和FIFA Online 4等8个项目。 这一消息在电竞界引起了巨大反响,标志着电子竞技正式进入奥林匹克赛事大家庭。
电竞入亚的意义远不止于几块奖牌。经过亚洲电子竞技联合会、亚奥理事会、国家体育总局多方商议,综合考虑了竞技规则的公平性、内容的价值取向、国际影响力和宣传推广等因素,才最终确定了这些入选项目。 这表明电子竞技已经获得了传统体育界的认可和接纳。
2021年,全球电竞赛事营收达到10.84亿美元,中国凭借3.6亿美元的收入成为全球赛事收入最高的电竞市场。 赞助商和媒体版权带来了8.34亿美元的收入,占整体市场的76.9%。 这些数字背后,是电竞产业化步伐的加快。
与此“全民电竞”的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。 2022年4月27日,一场1935支战队报名参赛、参与人数近8000人的大众比赛-和平精英城市赛深圳STE站总决赛正式落下帷幕。 这类通过“全民参与”的方式举办的比赛,为广大职业、非职业选手提供了展示自己、实现职业电竞梦想的机会。
电竞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也成为2021年的一大亮点。2021年12月29日,王者荣耀交响音乐会作为“电竞北京2021”年度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,为观众带去了 “电竞+演艺+科技”的破圈融合沉浸式体验。
尽管光彩夺目,但电竞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电竞的社会认同度仍有待提高。由于其游戏属性,18岁以下的群体只能被排除在目标群体外,这使得整个电竞产业的目标群相当狭窄。 电竞想要长远发展,就必须突破这一局限。
女子电竞的发展也显得滞后。在谈论起电竞选手时,人们很容易脱口而出一些男性选手的名字,却很难说出几个具有高知名度的女性选手。 虽然近期女子赛事有所增多,但要实现真正的性别平衡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直播平台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。在虎牙与斗鱼的合并被叫停后,‘赢者通吃’的局面未能出现,这意味着市场上的残酷竞争仍将继续。
电竞教育同样存在问题。一些电竞专业的课程缺乏统一性,教师大多依赖个人经验教学,缺乏普适性。 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:“目前其实很多专科的电竞教育说白了就是混文凭,那些东西根本不用几个月几年的学,在校外培训三个月就能很快掌握。”
面对这些挑战,电竞行业正在寻找突破口。
一方面,电竞通过与其它领域的结合,拓展着自己的边界。王者荣耀交响音乐会正是这种尝试的典型例子——原本不相关的两个行业,实现了完美融合,双方的用户也因此形成交叉认知。
电竞入奥被视为未来的重要目标。 虽然前几年国际奥委会曾以“拒绝提倡暴力和歧视的比赛”为由拒绝电竞,但近几年态度已经明显缓和。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:“奥运的发展使命是保持与年轻一代的联系,电子竞技在全球拥有上亿玩家基础,奥运考虑是否将电竞纳入正式比赛项目,显然只是时间问题。”
2021年,电竞作为正式项目加入亚运会、国际奥委会举办奥林匹克虚拟系列赛,这些都表明电竞与奥运会虽然尚有距离,但已经越来越接近。
2021年的电子竞技,已然告别了懵懂探索的初级阶段,迎来了规模化、专业化、社会化的发展新时期。从赛场内的技战术对决,到赛场外的产业扩张,再到社会层面的认知改变,电子竞技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历史。
正如EDG的夺冠口号“不破不立”,电竞行业也在不断打破旧有观念和模式的束缚,建立新的秩序和价值。 这条路或许仍有坎坷,但它的轨迹已经清晰——从边缘走向中心,从小众圈子走向全民参与,从争议不断走向价值认可。